关于水处理剂的相关介绍
唐山市金沙工贸有限公司是一家在水处理剂较为专业的的公司,所在领域也是相当突出的,今天我们可以来了解一下该公司的详细内容.
小排量螺杆泵对三元复合驱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通过对三元复合驱举升方式的适应性评价、优选及现场试验,证明抽油机、螺杆泵能够适应三元复合排量要求,螺杆泵比较适合对三元复合驱油井举升。例如杏2-2-试1井于1998年6月换为螺杆泵,举升效率保持在70%以上,检泵周期由28 d延长到303 d。北1-6-P34井2000年8月17日下入改进后的螺杆泵,日产液由措施前的不到40 t提高到措施初期的129 t,目前仍保持在100~120 t,平均排量效率保持在6510%以上。
4.2室内实验及矿场试验表明地面工艺初步可行
目前,三元复合驱配注工艺流程有两种,一种是点滴流程,其特点是首先将聚合物分散熟化,在熟化过程中,定量的将表面活性剂加入,使其配成SP二元母液;将碱(NaOH)加入到水中,稀释成一定浓度的碱溶液,最后分别用升压泵将SP母液和碱溶液升压,计量后经静态混合器混合形成三元体系,注至井口。另一种是目的液流程,即在注入罐中配制好三元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处理技术基本满足了引进表面活性剂小型试验的要求。针对大庆产植物油羧酸盐和烷基芳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驱模拟采出液,分别使用新复配的破乳剂FD310和FD408-01,在处理温度为40℃,沉降时间为25 min条件下,能够实现有效分离,并使分离后指标达到油中含水小于20%,水中含油小于2 000 mg/L室内,室内实验及矿场试验表明地面工艺但需要在工业性矿场试验验证其效果。
从1998年起,中原油田相继开展了二氧化碳吞吐、氮气驱、合成聚合物驱、交联聚合物驱、微生物采油等项现场试验,均显现出较好的效果。
5.1 交联聚合物驱
从2000年9月30日开始,在胡19块进行5井组交联聚合物驱现场试验,配方体系适应油藏温度≤90℃,矿化度≤25×104mg/L,二价阳离子≤4500mg/L的油藏条件,成胶时间在420天,成胶强度在306000MPa·s的范围内可控。注入层位为S3中28S3中34合注,注入方式为二级段塞,一级段塞为0.035PV2000ppm,二级段塞为0.115PV800ppm,单井日注量为80方/天,对应12口油井。注交联聚合物10天后,注入压力从12MPa上升至20MPa。20天后,含水从81%下降到70%,原油日产量由注聚前的13.4t/天上升到21.3t/天,截止到2001年8月15日,累计增油2300t,试验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5.2 聚合物驱
从2000年5月30日开始,在卫18-14井组进行耐温耐盐聚合物驱现场试验,试验用聚合物由AM、AMPS及第三单体和第四单体共聚合成,适应油藏温度90e,矿化度≤16×104mg/L,二价阳离子3000mg/L的油藏条件。试验区为卫18北块,试验注入井为卫18-4井,试验目的层为沙一下1、2两个实验小聚合物驱层,该井组由1口水井和五口油井(卫18-6、卫18-2、卫116、卫229 - 2、卫18 - 11井)组成。设计注入量为0.035PV2000mg/L,注聚时间为1年半,有效期为3年。在注聚合物后,含水从98%下降到94%,原油日产量由注聚前的10.1t/天 上升到13.3t/天,截止到2001年8月15日,累计增油720t,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5.3 氮气驱
2000年6月3日,我们在采油二厂成功地进行卫42-14井组注氮气驱先导实验试注,2000年9月22日停注,已累计注液氮863.7吨,稳定注气压力56.5MPa。井组共有4口油井,都不同程度见到了注气效果,累计增油646t。注气泵压达56.5MPa,最高日注气能力达31.8方液氮,注气工艺具国内领先水平。
5.4 微生物采油
从2000年1月开始,在胡五块陆续进行了4个井组的微生物井组驱油先导试验,综合含水89%,采出程度21.08%,地面原油粘度15. 5 ~ 41. 8MPa·s,地层水矿化度为(20.425)×104mg/L,油藏温度90.3℃。截止到2000年11月,新胡5-15、侧胡5-31井各注入4个段塞,胡7-70井注入2个段塞,胡7-205井注入6个段塞,共注入微生物原液28t,共增油170t。
好了,关于“聚合物驱”呢,咱们今天就先讲述到这里,如果你还有任何疑问,或对于水处理剂、唐山市金沙工贸有限公司等还有想要了解的地方,可以电话咨询,当然也可以在线咨询我们的客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