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环保工程师眼里的雾霾真相
一篇名为《蓝天白云能持续多久?一个环保工程师眼里的雾霾真相》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那么雾霾究竟从何处来?环保装置、设施是否能够有效清除污染源?是否如一些业内人士所说控污设备打了折扣。
霾到底是不是燃煤造成的呢?
事实上,我们国家火力发电厂排烟温度都在60到80℃,发达国家也都差不多。那么雾霾到底是不是燃煤造成的呢?
答案是肯定的。火力发电厂10多年来进行了大量的环保改造,应该来说对污染控制做出积极的贡献,不应被妖魔化。但因为火力发电厂是我们国家煤炭集中度最高的行业,有条件应该可以进一步降低排放总量,这也是应尽的责任。
2、治霾实质是什么?
但是目前的脱硫脱硝技术来源于国外70到80年代,我认为有很大的弊病。湿法脱硫之后产生大量极细液滴颗粒,这里面有“气溶胶”(我们专业的一个专有名词)、三氧化硫和重金属等等,国家环保标准目前没有强制控制,但我认为是雾霾的元凶之一。
其次,脱硝采用的技术目前并不能实现“全覆盖”,也就是说负荷率低的时候,实际是不脱硝的,另外这种技术也会导致大量氨气逃逸。这是雾霾元凶之二。另外,大量的供热小锅炉,化工、冶金、玻璃等高耗能、高污染的小锅炉,总体燃煤量跟火电行业燃煤量相当,但是,他们没有进行任何污染治理,每烧1吨煤产生的污染相当于火电厂燃烧一吨煤的20倍,这才是我们国家目前大气污染治理的难点和重点,技术资金都是问题。这才是雾霾的真正成因。
文章说要用的那种烟气加热装置GGH(国内火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采用烟气-烟气再热器),实际上由于耗能过大,真的是被我们所淘汰。因为,能耗高就意味着导致燃煤量增大,污染总量不下降根本没用。况且,习总书记前几天在巴黎峰会庄严承诺,中国要在2030年要真正开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就意味着从2023年开始,中国煤炭整体耗用量要出现下降的拐点。所以,任何高耗能的方式都是不可取的。
3、技术上阵待何时?
但是,大家不要太担心。我们现在有非常成熟的方案,比如湿式静电除尘器可以有效控制“气溶胶”、三氧化硫和重金属,“超低排放”也是国家普遍要求,脱硝全覆盖技术也已经实现。与此同时适用于小型燃煤锅炉的多种一体化技术也已经成熟。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关停一些小型污染源头,提升煤炭集中度,益于治理。总之,我觉得前景是乐观的,大家没必要恐慌。但所有这些都有一个实施过程,如果真的措施都能按要求完成,三五年之内空气应该会有明显改观。
附: 《蓝天白云能持续多久?一个环保工程师眼里的雾霾真相》全文
作者:温故1942w
曾被称作老男人饭局上的斟酒女孩、央视最穷主持人的柴静,自费百万拍了一部环保纪录片《穹顶之下》,在火了几天之后,被迅速封杀。
片中提到了燃煤、汽车排放甚至餐饮对雾霾的影响。柴静提出的一些解决方案是否靠谱,这里不做评论,仅从一个环保工程师的角度谈谈对雾霾的看法。
雾霾,必须直面的问题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大气治理力度逐年加大,环保部门公布的空气污染物指数总体趋势是不断下降。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2年,全国工业废气排放量635519亿立方米(标态),比上年减少5.8%,工业废气排放量首次出现了下降;集中式废气排放量36832.3亿立方米(标态)。2013年,全国工业废气排放量61.34万亿立方米,同比下降3.48%。